建設美麗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全局,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工會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新征程上,工會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美麗中國建設重大部署,進一步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組織動員億萬職工群眾以主人翁姿態踴躍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火熱實踐,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深刻把握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高舉起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旗幟,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工會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深學篤用、學思踐悟,不斷增強學習踐行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深刻把握“十個堅持”的科學內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集中體現為“十個堅持”,即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堅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十個堅持”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歷史依據、基本原則、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戰略路徑、系統觀念、制度保障、社會力量、全球倡議,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深刻把握“四個重大轉變”的巨大成就。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四個重大轉變”,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四個重大轉變”充分證明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進一步增強了全黨全國人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歷史自信和歷史主動。
深刻把握“五個重大關系”的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的“五個重大關系”,包括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五個重大關系”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理論概括,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充滿了深刻的道理學理哲理,標志著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又有了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深刻把握“六項重大任務”的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6個方面,對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進行了全面戰略部署。“六項重大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瞄準未來5年和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既描繪了美好愿景圖,又制定了科學路線圖。
二、夯實美麗中國建設的群眾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當前,我國職工總數達到4.02億人,遍布全社會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每一個職工的意識和行動。工會要在廣大職工群眾中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把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進一步轉化為行動自覺,使美麗中國建設真正同每個職工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講普及。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眾化傳播是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務,發揮著高舉旗幟、引領導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展示形象的關鍵作用。只有通過持續深入地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眾化傳播,才能更好地運用這一創新理論教育人民,進而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注入澎湃動能。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運用職工群眾易于接受的語言和樂于接受的方式,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走近職工身邊、走進職工心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根據不同職工群體特點,廣泛開展分眾化、差異化、精準化的宣傳宣講,做到有滋有味、打動人心,引導廣大職工自覺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弘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發揮著引領風尚、凝聚共識、精神支撐的重要作用。要把弘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廣大職工群眾中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我是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提高活動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和實踐性。以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利用工會報刊雜志、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媒體和企業內部報刊、廣播和宣傳欄、櫥窗、活動室等載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職工提高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踐行文明健康、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加強生態環境職工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要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依托各級工會組建的勞模志愿服務隊和職工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以綠化美化、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職工志愿服務,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鼓勵職工爭當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開展節能降碳隨手拍等活動,依法有序參與監督、舉報和曝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違法行為及影響公眾健康的行為。
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長期以來,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偉大實踐中,各行各業涌現出一大批長期在一線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優秀職工和執著專注、具有高超技藝的工匠人才,他們是我國職工隊伍的杰出代表。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持續開展“綠色生態工匠”“綠色生態最美職工”“最美生態護林員”“最美河湖衛士”等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職工群眾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自覺做美麗中國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
三、組織億萬職工在美麗中國建設中扎根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創造潛能,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新征程上,無論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還是建設美麗城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都與每一個職工群眾息息相關。工會要大力推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貫徹到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充分調動億萬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美麗中國建設扎根于億萬職工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勞動和技能競賽是工會的傳統優勢、工作品牌,也是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重要載體。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我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為主題,廣泛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助力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比如,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廣泛深入開展“助推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長江”、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綠色增效、金沙江清潔能源走廊建設、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轉型發展”等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圍繞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聚焦鋼鐵、水泥、焦化、煤炭、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廣泛深入開展以“三比一降”(比創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為主要內容的節能減排達標競賽活動。
深化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企業創新創造的重要力量。我國職工隊伍身上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從來都具有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光榮傳統。要圍繞傳統制造業綠色節能改造、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工作,廣泛組織職工參加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和“五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不斷開發和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促進提質增效、節能降耗。加強職工創新成果激勵,推動企業將職工創新成果納入表揚表彰、技能晉級、薪酬提升、參與分配等獎勵制度,保護和調動職工創新創造積極性。
大力提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充分依靠和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又要注重培養一支與綠色低碳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這是把先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因素。要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以實施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為契機,加大工匠學院、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力度,發揮勞模工匠在提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企業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組織技能培訓、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四、切實推動職工共享美麗中國建設成果落地生根
當前,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必然帶來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也必然會給職工帶來具體利益的調整。尤其是部分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產業或高耗能產業的地區,將會在“雙碳”目標下出現就業崗位壓力等問題。工會要認真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扎扎實實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群眾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一線職工的根本利益,讓廣大職工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做好生態領域職工權益保障工作。主動代表職工群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涉及產業發展、職工權益的政策法規、改革方案的制定,從源頭上保障職工群眾利益、發展職工群眾利益。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產業結構低碳轉型帶來的就業問題,加強對職工就業形勢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加大工會就業幫扶和就業培訓力度,為失業職工、轉崗職工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服務。立足生態領域特點,積極探索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引導職工技能和創新要素參與企業收入分配,增加一線職工勞動報酬。聚焦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深化“安康杯”競賽等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加強職工安全生產教育,推動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生命健康安全。
深化生態領域職工幫扶服務工作。針對邊境地區、偏遠地區職工生產生活環境艱苦、條件差、困難多等問題,發揮相關產業工會職能作用和優勢,深入開展“暖邊綠境”“助力鄉村振興 關愛生態護林員”等關愛職工專項行動,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職工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工會的溫暖送到職工心坎上。鞏固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成果,聚焦農墾、林業、水利等行業因深化改革而暫時出現的困難職工,對他們的生活、就業、社會保障等問題進行重點幫扶,并與提高職工生活品質相銜接。結合產業行業特點,加強地處偏遠的林業、水利、氣象等行業工會服務陣地建設,打造綠色職工之家,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更多貼心暖心服務。
構建生態領域產行業和諧勞動關系。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動完善產業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產業聯席(聯系)會議制度,構建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符合生態文明產業行業特點的和諧勞動關系。教育引導生態領域職工群眾充分發揚識大體、顧大局的光榮傳統,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發展過程中利益關系和利益格局的調整,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完善勞動爭議預防、預警、調處等機制,密切關注在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所帶來的勞動關系隱患,做好預防、排查和化解工作,以生態領域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生態文明建設。